织梦CMS - 轻松建站从此开始!

贵阳人才招聘网

当前位置: 贵阳人才招聘网 > 找工作 > 文章页

解密厦门经济特区初创时期吸引外资“登鹭”的故事

时间:2024-09-13 14:57来源: 作者:admin 点击: 11 次
振兴大厦17层那个“窗口”,如何引来金凤凰?档案解密厦门经济特区初创时期吸引外资“登鹭”的故事厦门日报讯(记者 陈冬 通讯员 刘莉丽)厦门经济特区在1981年拉开建设帷幕之后,资金、技术、信息、人才、经验等都很匮乏,引进外资,显得尤为急迫。1982年初,祖籍福清的印尼华侨陈应登与厦门市政府签订合同,

振兴大厦17层那个“窗口”,如何引来金凤凰?

档案解密厦门经济特区初创时期吸引外资“登鹭”的故事

厦门日报讯(记者 陈冬 通讯员 刘莉丽厦门经济特区在1981年拉开建设帷幕之后,资金、技术、信息、人才、经验等都很匮乏,引进外资,显得尤为急迫。1982年初,祖籍福清的印尼华侨陈应登与厦门市政府签订合同,在湖里区开办印华地砖厂。这是厦门经济特区的第一份外商投资合同。此后,宏泰发展、厦新电子、灿坤实业、联侨企业等“三资”企业先后在厦创办,柯达、戴尔、ABB等世界500强企业也纷纷“抢滩登鹭”,为厦门经济特区建设注入强劲动能。

厦门经济特区初创期,缘何能得到外资的青睐,迅速开启外商投资的大幕?这与厦门大胆探索并推行一系列开创性行政审批机制改革、简化办事流程、提高办事效率、集中“一个窗口”办理对外引进工作不无关系。本期档案故事,将透过一份份文书档案,讲述当年那个朝世界敞开的窗口,是如何引来金凤凰的。

“三委”联合办公 改善软环境种好梧桐树

厦门经济特区建设之初,底子很薄,厦门市政府的财政资金盘子又太小,百废待兴。凭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闯劲,厦门先行先试,率先探索举外债搞基建,向科威特政府贷款修建高崎国际机场。此后又通过筹借款项完成码头、自来水等工程,逐步完善空港、渔港、通信、供电、供水等基础设施。

与此同时,厦门市积极采取措施鼓励境内外客商前来投资,一批内外资企业相继落地,形成特区创办初期“外引内联”的良好开局。厦门市档案馆馆藏档案记录了厦门当时的改革措施。1984年,厦门市技术改造引进项目审批小组正式成立,而后,该小组将当时的市计委、经委和外经贸委从事技术引进工作的人员集中起来,实行联合办公。1984年4月27日《厦门日报》刊发报道《效率提高 办事迅速 有头有尾——市“三委”联合办公开展技术引进工作》,文中提及,市“三委”联合办公,对引进项目统一安排,综合平衡,不仅有利于引进项目的合理布局,而且可以避免重复引进,更大的好处是能统一全市对外引进工作,改变过去那种各干各的、多头搞引进的状况。“三委”有关负责同志和经办人员对引进项目的申请可以集中研究、审查,减少了许多中间环节和报批手续,加快了引进进程。

8个月完成落户投产 永泰速度令特区人自豪

1985年,国务院批准将厦门经济特区范围扩大到厦门全岛和鼓浪屿全岛,厦门的发展进入新阶段,掀起了更大规模的投资热潮。然而,由于厦门经济特区起步不久,厦门的投资环境存在不相适应的问题。为促进经济特区建设,需要不断推进改革,不断完善各种招商引资的措施,确保企业引得进、留得住。

在厦门市档案馆,保存了许多关于当时厦门改善投资环境、促进外商投资的档案,如《关于对外资、中外合资银行减免工商统一税和预提所得税的批复》《关于同意成立厦门市外资企业管理局的批复》《关于设立厦门经济特区外资企业服务公司的批复》《关于出口无证托收审批权的通知》等,透过这些档案可以看到,厦门市政府非常重视、爱护这些引进来的外资企业,为了企业的发展,采取了包括从体制到机制、从规章制度到办事程序、从办事效率到服务质量在内的许多措施,目的就是为客商提供优质服务。

1985年1月21日的《厦门日报》发表了一篇题为《绿灯,向永泰开放 时间,提高了价值》的文章。文中说道,1984年年初,香港明泰电子厂有限公司总经理曾琦先生回到他的故乡——厦门,带来了一个在厦门建立永泰电子有限公司的设想。时隔8个月,这个设想已变成现实。一箱箱多功能按键式电话机从厦门永泰公司的大门涌出,越过辽阔的太平洋,出现在美国市场上。永泰公司能够这么快落户厦门,主要得益于当时厦门市政府的重视和主动服务意识,各项准备工作做得充分——设备和生产原料进口的审批手续,审批部门仅用20分钟就完成任务;货物还未进关,海关特区组的人员就已找上门说明手续如何办理;对外运输需要集装箱,厦门外运公司给出的回答都是“马上就来”;水、电、保卫、消防,全部上门服务。正如文章所言:“永泰公司的道路,是一条处处开放着绿灯的道路;它,也就是厦门经济特区对外开放的大道。”

振兴大厦17层 实行“一个窗口”对外

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,投资厦门的境内外企业大中项目逐渐增加,对土地、厂房需求和固定资产投资、各种配套设施的要求等跟过去有很大不同,需要办理的各种审批手续和涉及的部门相应大量增加,以往的办事机构、程序都已不能适应。为此,厦门市政府决定成立市外商投资工作委员会(以下简称“外资委”),把“六委一局”的权力集中到厦门经济特区第一幢18层以上的高层建筑——振兴大厦17层,实行“一个窗口”对外,使之成为政府管理外商投资的权力实体。1991年9月6日的《厦门日报》,刊发了厦门市外商投资工作委员会正式成立的消息。

曾在厦门市外资委工作的陈捷,在《审批机制改革:“一个窗口”对外》一文中讲述了厦门外资委服务外商的故事。“外资委就像是他们的‘娘家’。”陈捷提到,所有的外商投资,从第一个立项流程开始,就在外资委这个统一对外的窗口,享受政府提供的“一条龙”服务,这其中包括投资审批处、企业服务处(设备进口审批,免税设备、材料批准)、投诉中心以及招商中心,还有一批年轻人帮助跑海关、税务等各个部门。“有了这个窗口,我们的服务不断得到改进和提升,当时,外资委还编写了一份非常详细的厦门市外商投资指南。”

陈捷在文中提到,当时国家政策很多,经常有变化调整,这些做审批的人脑袋里都要有一根弦,要预先判断国家经济走向是怎么样、对外招商中关于厦门的项目又会怎么样……同时,还要跟国家各部委打交道,争取有利的政策。

跨国公司对投资环境的要求高,对软环境的要求更高。作为第一批服务外商投资的人员,陈捷在文中说道:刚开始的谈判非常艰苦,跨国公司、台港企业,不管是大项目还是小项目,他们对厦门的情况完全不了解,所有的政策、所有地方的情况都要慢慢地、细致地和他们沟通,包括电话、书信、面谈,请各个相关部门坐下来谈,去化解他们跟各部门沟通不了的难事。“很多投资项目就是因为我们这样的介入和优质的服务,加快选择在厦门投资。我们这些审批人员也跟着一个个的项目在学习、成长。”

40多年过去了,振兴大厦17层在厦门经济特区的改革开放史上留下了难忘印记。随着改革开放加速推进,厦门日益成为境外资本的重要聚集地、对外贸易的重要口岸和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。

(责任编辑:)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发表评论
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,严禁发布色情、暴力、反动的言论。
评价:
表情:
用户名: 验证码:
发布者资料
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: 注册时间:2024-09-19 09:09 最后登录:2024-09-19 09:09
栏目列表
推荐内容